糖尿病只是“数字病”?提高知晓率不只是了解数字那么简单!-尊龙凯时官方网站

糖尿病只是“数字病”?提高知晓率不只是了解数字那么简单!-尊龙凯时官方网站

中国新闻联播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发布时间:2022-11-19 09:31

据中国之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超链接报道,11月14号是第16个联合国糖尿病日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已经成为现代疾病的第二大杀手,对人体的危害仅次于癌症目前,全球十分之一的成年人患有糖尿病,总数约为5.37亿人在中国,根据2021年的统计,20—79岁的糖尿病患者约有1.41亿

虽然糖尿病人很多,但知晓率并不高2018年,我国成人糖尿病知晓率为36.7%其中,32.9%的患者接受了规范治疗,50.1%的患者血糖得到有效控制

为什么有些糖尿病患者敢于忽视自己的病情血糖高可以自己感受吗会表现出什么症状糖尿病人可以喝酒吗就戒掉嘴甜代糖安全吗

为什么糖尿病人会忽视自己的病情。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症是由胰岛素分泌缺陷或生物功能受损引起的,或者两者都有长期高血糖会导致各种组织的慢性损伤和功能障碍

中国健康研究中心糖尿病防治管理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赵伟刚表示,糖尿病的诊断并不困难,因为它是一种人为定义的数字病如果能排除一些应激因素,连续两次检测到人在空腹状态下血糖超过7,就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诊断糖尿病的方式,对于某些人来说,这种方式的准确率会更高赵伟刚描述,很多人空腹血糖不高,尤其是亚洲人,但他们在进食或饮用糖浆两小时后对血糖更敏感所以,你可以在饭后两小时检测血糖,这样会更早发现血糖问题如果餐后两小时合并血糖超过11.1,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空腹血糖超过7,餐后两小时血糖超过11,即可诊断糖尿病但有些人即使被告知这两个值,仍然认为自己没病:因为自己没什么感觉,更别说有什么异常症状了正因为如此,很多人对血糖异常不敏感,并认真对待,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为糖尿病的发展埋下伏笔

糖尿病患者通常会表现出什么症状。

赵伟刚解释,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严格来说都是血管性疾病,分为微血管并发症和大血管并发症。

患者的微血管并发症通常表现为眼底病变,眼底出血,最后失明此外,许多对血液供应特别敏感的组织和器官,如肾脏,神经系统等,因血糖升高影响血液循环而受损感觉神经方面,患者一开始会有疼痛感,之后会失去感觉更有甚者,自主神经系统受损由于自主神经系统掌握着人体的重要生理功能,患者在受到伤害时容易出现心律失常或体位性低血压他们站起来就会晕倒,而且很容易导致胃轻瘫,也就是胃停止工作,人吃完东西就会恶心呕吐

大血管并发症主要包括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或糖尿病性心脏病和心肌病,还会引起脑血管疾病,如脑出血,脑梗塞等此外,我国每年约有28万人因糖尿病足而截肢糖尿病足也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患者足部血管,神经病变,导致供血不足,溃烂,感染最后,截肢是必要的,以防止疾病进一步恶化其诱因也是糖尿病引起的大血管并发症

糖尿病人可以改碰糖和酒吗。

当一个人血糖异常时,身边的亲友有时会给出一些建议,比如:平日不要吃糖,购买预包装食品时注意配料表中是否有果糖,葡萄糖,白糖这些建议更加科学合理但是,有时候也会有一些令人困惑和难以抉择的情况,比如有些食品包装上注明没有糖,但是有代糖代糖,它能成为安全的代糖吗

赵伟刚说:代糖确实能提高甜味,不供能或少供能,但经常吃不好因为代糖对口感有欺骗性,容易增加患者的食欲此外,某些糖类替代品在体内的代谢也可能与其他物质有关这个问题还没有研究清楚患者可以改变口味,但不能经常吃代糖

另外,有患者问:可以喝酒吗如果真的想喝,可以,但是要注意量只要是含有酒精的饮料,都会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赵伟刚说,医生会建议患者尽量不要喝酒,但是人是社会性的,有时候会有一些社交或者情绪上的情况需要用酒精来调节非要喝的时候,一定要控制量别喝太多酒,赵伟刚解释道因为喝酒是在血糖管理的层面,先伤胃,再伤肝胃和肝脏本身就是调节血糖的重要器官如果这两个器官受伤,肯定会对血糖产生影响此外,饮酒会直接导致脂肪肝,又称酒精性脂肪肝,经常饮酒还会导致肝硬化但是,不喝酒的糖尿病患者也会患上脂肪肝和肝硬化,这就是所谓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如果糖尿病人血糖控制不好,再加上喝酒,肯定是雪上加霜,对肝脏影响很大

糖尿病不容易被发现如果只是相信自己的感觉,任其发展,当你感觉血糖异常时,病情可能已经很严重了糖尿病后期各种并发症补救都是徒劳的糖尿病带来的痛苦是无法估量的,所以糖尿病一定要引起重视

制片人:梁月

0
网友吐槽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尊龙凯时国际的友情链接

财经科技教育健康房产汽车旅游娱乐时尚图片

尊龙凯时国际 copyright © 2002-2021中国新闻联播尊龙凯时国际的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尊龙凯时国际的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作者或来源机构不同意本站转载采用,请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刊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所刊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作者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及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亦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