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商平台上购物似乎总会赶上一些节日——电商购物节,夏季游泳节,88狂欢节...各种名目的购物节不断,促销活动和打折价格往往让消费者心痒痒可是,网络交易中的虚假报价甚至价格欺诈也时有发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禁止明码标价和价格欺诈行为规定》最近几天正式实施提出通过网络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经营者,应当通过网页以文字,图像等方式对其商品进行明码标价将网络交易纳入定价市场监管,消费者网购受到更多政策法规保护
虚假推广成消费痛点
遵守购物节促销活动,查看商品折扣规则,编造满300加30减等满减清单...伴随着网购的日益普及,关注和研究电商购物平台的促销活动已经成为很多网购者的一项实用生活技能。
国家统计局最近几天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网络零售额6.3万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5.45万亿元,增长5.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5.9%,比去年同期提高2.2个百分点中国网络零售市场保持稳定增长,成为推动国内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伴随着电子商务平台的快速发展,各种网上促销活动层出不穷,网络购物新的价格欺诈现象也随之出现得益于电商平台便捷的操作和网络销售的特点,一些商家通过先提价后打折,促销期间提价,活动结束降价,虚构原价,虚构折扣等方式,炮制跳水价等虚假促销信息
中消协发布的《2022年6月18日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显示,今年6·18促销活动期间消费负面信息主要集中在产品质量,价格促销,直播,商品配送等方面其中,关于价格的负面信息约29.6万条,重点是首次涨价后打折的虚假促销行为不少消费者反映,部分品牌产品在活动中先涨价后降价,实际成交额与原价相差无几,甚至叠加折扣后产品比原价还贵浮华的电商促销一直是很多消费者的痛点
新法规保护网上购物。
《关于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的规定》针对网络交易的新特点和消费者网购的新需求,对明码标价和价格欺诈行为制定了更加中肯的规定,更加符合当前电子商务的实际交易情况。
《规定》第二十条规定,网络交易经营者不得实施下列行为:在尊龙凯时国际首页或者其他显著位置标明的商品或者服务价格低于详情页标明的价格,公布的推广范围和规则与实际推广范围和规则不一致,其他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价格标志和价格促销网络平台经营者不得利用技术手段强迫平台内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价格标示
网络促销活动中先涨价后打折的‘套路’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消费者有权解除合同如果确实构成欺诈,消费者可以要求双倍价格,三倍价格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认为,这一规定有利于保护消费者权益,优化企业间公平竞争的商业生态环境,营造有利于消费者的市场生态环境,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业内人士认为,对于电商平台来说,自觉完善价格监管的相应操作,规范平台商家的价格策略,不仅有利于维护消费者的利益,也有利于平台提升用户的忠诚度和信任度对于商家来说,价格战从来都不是营销的最佳策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才是提高消费者满意度和品牌价值的正道如果商家只想在降价上采取一些歪门邪道,不仅无助于提高自身产品的综合竞争力,还会对市场环境造成破坏
电商平台应完善价格监管。
伴随着价格监管的完善,很多电商平台都配备了价格保护功能用户可以点击一键价保申请价保价格保护期内,商品降价可退还差价保价服务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商家恶意定价,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增加交易量,避免消费者集中订购带来的业务和物流压力可是,目前保价不畅影响了很多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商家以各种理由拒绝保价,比如活动结束,商品下架等客服已经同意保价,但是迟迟不退款再次联系客服后,其改变了说法提出保价申请后,商家以已使用平台优惠券,未参与保价为由,拒绝退还差价保价服务在实施中遇到种种限制,不少网友抱怨保价难
2021年7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增加了对新业态价格违法行为的相关处罚,沉重打击了电商平台厮杀,低价倾销,垄断市场等违法行为国家有关部门在6.18双11等网络促销活动期间发文,禁止先提价后打折,补足原价,不履行价格承诺等违法方式新发布的《规定》对各类新的价格标志和价格欺诈行为作出相应的价格监管和执法调整,进一步适应当前执法实践的需要
专家指出,在遏制价格违法行为方面,市场监管应重点关注相应的重点责任主体,重点行为和重点节点一是加强对经营者信息披露的控制,更好地消除信息不对称和不充分的问题二是加强对电子商务平台,信息披露平台等的监管,以促进平台主体权利义务对等,防止其利用自身优势进行不正当竞争第三,监管部门要优化监管模式,比如利用平台信息采集功能,更快捷地收集消费者反馈和监管意见,加强监管思路,理念,手段和方法的更新和完善